国资券商入场改写币圈生态
国资券商入场改写币圈生态,国泰君安破局“持牌炒币”
一张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牌照,让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之间的高墙轰然倒塌。
2025年6月24日深夜,国泰君安国际(01788.HK)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,将原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。
客户首次能在中资券商平台内直接交易比特币、以太坊及USDT等稳定币。
市场反应如同海啸——次日股价飙升198.39%,创十年新高,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指数大涨11.75%。
一、事件核心:国资背景下的破冰行动
- 牌照含金量:国泰君安国际获准开展的业务覆盖三大关键领域——虚拟资产交易、投资咨询及产品分销,成为香港首家具备
全链条虚拟资产服务能力的中资券商。
- 技术实现路径:采用“券商+交易所”模式,前端由国泰君安提供客户入口与信用背书,后端交易撮合与清算依赖香港持牌交
易所HashKey完成。
- 股东背景特殊性:其母公司国泰海通集团由上海国资委控股,被定位为“金融强国建设主力军”,未来五年获百亿元创新业
务注资计划。这一国资身份赋予此次牌照升级“国家级试点”的战略象征意义。
此次突破并非突发。国泰君安国际的加密布局始于2022年香港释放政策友好信号,2024年已获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
资格(SFC类型5),并推出挂钩虚拟资产ETF的结构性票据。
二、深层驱动:香港的“加密枢纽”野心
香港监管框架的加速完善为国泰君安铺平道路:
- 政策组合拳:2025年2月推出“ASPIRe蓝图”规划生态建设;5月21日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落地,首创全球法币稳定币全面
监管框架。
- 离岸人民币新引擎:在“去美元化”浪潮下,香港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,赋能中资企业跨境业务。国泰君安的牌照为稳定
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提供信用背书。
- 司法创新试验:香港成为内地处置涉案加密货币的合规通道。北京首创“借道香港”模式:查扣赃币→移交产权交易所→经
香港持牌所变现→外汇结算上缴国库。
三、对加密圈的意义: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转折点
1. 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系统性融合
中资“国家队”入场标志着加密资产从“灰色地带”转向合规资产类别。客户可在同一平台完成股票、债券与加密货币的跨品
类交易,操作流程合规性大幅提升。
2. 稳定币获主流金融体系接纳
USDT等稳定币首次进入中资券商官方交易系统,在支付、跨境结算等场景中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桥梁。香港超1万
亿元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有望通过稳定币激活。
3. 机构资金入市通道打开
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将改变加密货币“散户主导”的格局。对合规托管、审计和风险对冲的需求,可能催生千亿级机构托
管市场,并推动比特币ETF、结构化产品等衍生品发展。
4. RWA(实物资产代币化)爆发前夜
国泰君安已参与1.5亿美元数字债券发行,RWA模式正颠覆传统融资:
- 效率跃升:融资周期从传统IPO的6-12个月压缩至数周
- 成本锐减:某新能源企业通过RWA发行代币,成本较传统ABS降低62%
- 流动性释放:商业地产等大额资产可拆分为小额代币全球交易
据普华永道预测,2030年全球RWA规模或达1200万亿美元,实体资产数字化贡献超50%增量。
四、未来推演:三个关键节点定格局
1. 2025年第三季度:华泰证券、中信国际等第二批中资券商牌照发放,市场进入主升浪。
2. 2026年第一季度:香港虚拟资产ETF上线,打通养老金、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通道。
3. 2027年末:RWA(实物资产代币化)规模突破万亿美元,金融科技板块诞生千亿市值巨头。
牌照只是起点。当云南咖啡庄园的收成权、上海写字楼的租金收益被拆分为代币在国泰君安平台交易;当马来西亚投
资者用100新元购买A股保险公司的分红权代币——现实世界与数字资产的边界将彻底消失。
香港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试验场:既是内地涉案加密货币的合规处置通道,更是全球1200万亿美元RWA市场的关
键枢纽。国泰君安那张薄薄的牌照,已然改写了金融史的下一页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